專欄連載Column

2018-04-03

第38期 抱持開放的心態 新球具就能幫你解決問題

每到春天,高爾夫教練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,就是請問教練,某某品牌的新球桿好不好打,適不適合我。或是朋友換了新的球桿,打得很好距離也遠,讓他也很想試試看。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種來看,一是他已經決定要換這支球桿,只需要有人協助增加信心,其次是他覺得如果換新球桿的話應能讓表現進步,但不確定該選哪一種。

球具產業每年都在進步,也總會不斷在設計、材質與技術上進行改進,並推出性能更好的新產品。球具不斷在進步,但在這更講求適應性的時代,每當產商新產品推出時,即使是相同的型號,也一定會推出相對有不同系列,例如比較強調易打型,或是強化操控型的不同型號。
 

因此,關於換新球桿的話題,只要能夠負擔,換新球桿當然會有幫助,但前提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球具。就揮桿教練的角度來看,選擇球具的依據,就是依照球友目前的揮桿狀況,挑選能創造較佳穩定性與距離表現的規格。然而,其實不少球友在選擇球具時,都有自己的想法及主見,特別是對規格特別有意見。即使透過設備進行測量,推薦了適合的規格,也能打出不錯的效果,但球友往往還是會因為過去的成見,覺得自己就是適合某種硬度規格,或某種角度,最終還是依照過去的既定印象去選擇球具。結果,經常因為買了不適合的球具,反而影響擊球的表現。
 

一支球桿就是桿頭、桿身及握把三個部分,一般的選擇順序,是先選擇桿頭,再選桿身及握把。桿頭的選擇要依據球技程度及擊球狀況而定,而桿身則是搭配桿頭後,透過觀察揮桿速度與揮桿慣性來決定。而握把則是最後根據手掌大小及習慣來選用即可。這些選擇都需要透過專業的量身訂做師來幫忙找到適合自己的規格,照著老虎伍茲使用的球具規格來選擇自己的球具,當然是很酷,但是往往卻無法讓你打出跟老虎伍茲一樣的球,反而讓表現更差。
 

例如一位一號木桿開球約250碼的球友,彈道略低,球速約140mph 擊球後旋偏低,本來使用9.5度的球頭,60克硬度S的桿身。在想著更換球具時,通常會對9.5、60、S這些字眼非常執著,但是,當然過程還有很多量測的細節,例如總重、揮重、桿身折點及調性等,不過很多時候只要調整成10.5度的球頭增加出球角度,更換50S的桿身提升揮桿的效率,就能帶來更好的表現。
 

與其想著要不要換球桿,更重要的是抱持開放的心態,不要拘泥於過去的經驗,並透過實際的檢測,一定能找出讓球友打出更好表現的規格。

 

作者.沈柏劭
1985年生,TPGA職業球員,柏登高爾夫教學總監。以追求有效率的教學為目標,希望讓學高爾夫的人都能輕鬆享受高爾夫。